收回去的。
郑氏心急如焚,这是她从山里费尽千辛万苦才运回来的。
她试图去拯救这株草药,又找来了圣医。
那圣医来时,看着这株草药睁大了双眼,心中对这暴殄天物的行为表示心痛“这草药怕是救不活了,它的生长环境,应该不适宜在这里种植。夫人要是想种活这,得先研究一下它生长的环境,看有没有可能在这片地造出同样的,否则…什么也活不了”
郑氏没办法,只得眼睁睁的看着那草药枯死。
她不甘心,决定遵循着圣医的说法,继续去那深山里,定是要种活了它。
好几个月后,圣上又派人过来了,这回是赏赐的银两。圣上这是听闻这世子,正在研究药草,肯定是不够钱去购买的。也特意过来看这世子的手有没有好一些。
自家这太子整日里上蹿下跳,忍不住想来看望。还被自己先来了一步。他知道太子寻了那百年人参正在路上。
皇帝的眼线也一直在把庄子里的消息往皇宫送。
是的,正在路上的太子丝毫不知道自家父皇已经把他看透了,还自以为是偷偷瞒着过来的。
他觉得自己这百年人参一定是能让齐世子的手好上一些的。这上次一别,自己在师傅那儿学的武功,已经足够自保了。
这一次他来时,就看到在院子里全部都是药材,味道十分让人上头,他见着齐振峰忙的热火朝天。见他来招呼了一声就自己忙去了。他自己像献宝似的凑上去把那个百年人参拿了给齐正封看。
齐正封无意中看了一眼,眼睛亮了“这人参,年份很足吧?我也才在书里看到,这么大…”
第一次见他感兴趣,太子那兴奋劲一下就来了“这已经是百年人参了,我听说你那手迟迟不见好,就用来给你补身体吧。”
太子容不得他拒绝,就直接入了厨房,抢了那熬药的下人活计。
其实齐正封实在是想拒绝的。他也看过几本医书。而他的手,用的药跟人参没有多大的关系。
太子亲自去熬好了这人参,齐正封不好拂了他的好意就给喝了。
人参这药劲儿十分霸道,给他补的鼻子狂流血,止都止不住。
看着脸色通红鼻子塞着的齐正封,把太子给吓坏了。心中生了愧疚,再也不敢给他乱补了。
那皇帝送过来的人勤奋有加,每日里熬药熬的特别仔细。那圣医开始时见着这些下人,只叮嘱火候不可乱来,让他们注意了一些事项。
他配的药也不多不少,只要熬好了药力就会发挥的最大。
但没想到这些下人做的不错,把齐正封照顾的很好,他那手也快好的差不多了。
圣医在治疗着他的手,也经常看着他在那里瞎捣鼓。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给他讲解,发现他既有天分又还算勤勉,就收了他做入门弟子。
又一年过去了。郑氏带了人手去了深山,又带了些丫鬟婆子去,做了充足的准备。这次在山里待半个月。
齐正封他娘亲终于从深山里回来了。
郑氏把那草药连着那一大块土壤一起给移了回来。这次的稀有药草移栽到土里的时候,还算有活力。又等了几天那草药还是没出什么问题,郑氏就放下心来了。
只有那圣医见了那草药,看起来忧心忡忡的这草药活是活了,可是也快失去了他独有的药性。
这些草药珍贵是珍贵,但也是极其难伺候的。它们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下,所产生的药效也是极其稀有的。
齐正封看了那地里的草药,又看了看自己手上的书籍。没错,是一样的。可这草药他好像有最佳药性时间,现在这时间它似乎已经同杂草一般了。
齐正封有些不忍心看着他娘亲这么白忙活一场,认认真真对他娘说“娘,你看我的手已经好的差不多了,咱们就种些普通药草吧。我现在也能认出很多药材了,也会把脉了”
那郑氏看着自己的成果,又听着自己儿子说自己手快好了,她更高兴了,也不做他想。只是叫了下人把今年新产的瓜果蔬菜都取来好好吃一顿。
忙碌了这么久,是该好好吃一顿。
圣医给了齐正封几个大任务,让他去做好,并且严格地去抽问他。把自己独有的各种医术经验写绘成的一本书给了他。
等齐正封把圣医教给他的东西,学会的差不多时,已经三年以后了。
这期间他也四处随着圣医外出义诊,积攒了不少的经验,还试着治那些疑难杂症。
庄子里的消息也不断被传回到圣上跟前。这三年里庄子里每回缺什么,圣上就派人送来什么,送来的无比及时。让齐正封感觉怪怪的。
而那往日里同自己交好的太子也来的较少了。每年也只来一次,每次都匆匆离去。而自己每日看诊,也费去了不少精力。
庄子后山留了一块适合种草药的地,已经被郑氏种了很多珍贵的草药。
齐正封外出义诊时,还听说了齐王府的事情。好事倒是没有半点传来,坏事倒是传
第54章 误会了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